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禪之概說~
禪之概說~
達摩於南北朝梁武帝時(西元 520 年)由印度南方來到中國開創了禪宗,故被稱為中國禪宗始祖。禪的梵語稱作“禪那” (Dhyana), 意思是指人們坐禪、安靜的思考,與禪定同義。又有思惟修、靜慮、寂靜、空寂的解釋,不生妄念、不執著、不驕慢。禪宗之禪雖取思惟、靜慮之義,而其體為涅槃之妙心。將心專注於某一對象,極寂靜以詳密思惟之定慧均等之狀態。禪及其他諸定,泛稱為禪定又或以禪為一種定。《六祖壇經》坐禪品第五言:「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禪與定皆令心專注於某一特定對象,讓混亂的思緒平靜下來,熄滅散亂的煩惱。禪的學習是觀照自己的身與心,發現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可藉著禪坐使內心達到平靜來頓悟生命的意義。所以,禪是靜慮、頓悟,而禪師常用機鋒話語來開導門下弟子,是一種體會也是一種境界。《永嘉證 道歌》也曾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意思是:行住坐臥不論動、靜,最重要的是能將身心安頓好。禪宗為佛教眾多派別中的一支,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重視心性的直觀與當下的契悟,所以文字的紀錄素樸簡潔,禪宗講究「平常心是道」,《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極其平常自然、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佛陀曾說:「其哉!其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妄想執著即是人心,只要能保持內心的平靜,不被任何來自外界的煩惱所困擾,即能自見本性。禪宗禪修強調在日常活動中對注意力和覺知進行長期、正念的訓練,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行為,以及巧妙地運用自己與生俱來的內在智慧的慈悲資源對待他人和自己。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如何在家修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 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
-
信受奉行金剛經 可得福德功德? 相關經文彙整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聞是章 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 是無量福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 是...
-
寶龍 山天圓彌勒佛院 位於台中市太平區山田路大湖巷 19 號,佔地三甲七分有餘。緣於彰化天倫道場,因為要找一處有地理的吉地,自從民國五十二年,找至民國七十七年二月,台中九六素食王啟勳點傳師,承友人介紹,頭汴坑茅埔山區,有一處上選吉地,經報告王領導點傳師去看以後同意,下定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