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2日 星期日

顏回-論語史料二十則

顏回-論語史料二十則 為政第二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2.9) 公冶長第五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5.9)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5.26) 雍也第六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6.3)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6.7)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6.11) 述而第七 ◎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7.11) 子罕第九 ◎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搏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9.11)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9.20)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9.21) 先進第十一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李路;文學:子游、子夏。(11.3)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11.4)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11.7) ◎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11.8)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11.9)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11.10) ◎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1.11) ◎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子曰:「回也奇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11.18)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11.21) 顏淵第十二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12.1) 衛靈公第十五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15.11)

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

顏回的修持?

雍也第六 1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6.3) 2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6.7) 3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6.11) ********************** 探討不貳過 1. 其心三月不違仁 2. 聞一以知十 3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4中庸第08章 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6.11) ********************** 為政第二 1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2.9) 公冶長第五 1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5.9) 雍也第六 1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6.3) 2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6.7) 3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6.11) 述而第七 1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7.11) 子罕第九 1顏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搏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9.11) 先進第十一 1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李路;文學:子游、子夏。(11.3) 2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11.4) 3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11.7) 4 顏淵死,顏路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11.8) 5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11.9) 6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11.10) 7顏淵死,門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門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視予猶父也,予不得視猶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11.11) 8柴也愚,參也魯,師也辟,由也喭。子曰:「回也奇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11.18) 9 子畏於匡,顏淵後。子曰:「吾以女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11.21) 顏淵第十二 1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12.1) 衛靈公第十五 1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15.11)

顏回所好何學?

顏回所好何學? ◎聖人之門,其徒三千,獨稱顏子為好學,夫詩書六藝,三千子非不習而通也。然則顏子所獨好者,何學也? ◎顏回好學 →《論語》雍也第六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論語》先進第十一 季康子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 ◎顏回之學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2.9) →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5.9)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6.7)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6.11) →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教育

寵出來的孩子 危險 捧出來的孩子 霸道 慣出來的孩子 任性 嬌出來的孩子 脆弱 打出來的孩子 叛逆 罵出來的孩子 糊塗 逼出來的孩子 出格 磨出來的孩子 堅強 苦出來的孩子 懂事 闖出來的孩子 獨立 摶出來的孩子 成功

居善地

居善地 水存在任何地方 水千百億化身 雨露霜冰刨蒸氣雲 各種功能 各種地方 千處祈求千處現 佛堂辦道 哪裡氏佛堂 哪裡不是佛堂 境外辦道 哪裡是境外 哪裡是境內 水無所不在 空氣中也有水氣 道無所不在 道遍一切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