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札記
水田茶語 Line ID:qaz621022 0919-685435
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多言數窮?多聞數窮?
多言數窮?多聞數窮?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王弼本: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帛書甲本:多聞數窮 不若守於中
帛書乙本:多聞數窮 不若守於中
***
傅奕本:「多言」兩字做「言多」
遂州本:言字作聞,多聞數窮
想爾注本: 言字作聞,多聞數窮
文子道原篇:多聞數窮
淮南子道應訓:多言數窮
***
道旨分析:
第三章: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老子主張虛靜無為,無知無欲。認為知識是一切紛爭的泉源;
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見素抱樸,少思寡欲
第二十章: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知未孩。
第二十二章: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第六十五章: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邢昺疏:多聞謂博學
***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由內而外的發散
多聞數窮 不如守中→由外而內的汲取
***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眼
五音令人耳聾→耳
五味令人口爽→舌
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身
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
故去彼取此。
***
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損之又損 以至於無為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2025年1月15日 星期三
孔老夫子 不輕易許人以仁?那甚麼是仁?誰在孔老夫子心中稱得上仁?
孔老夫子 不輕易許人以仁?那甚麼是仁?誰在孔老夫子心中稱得上仁?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禦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5.5)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5.8)
▓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殺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5.19)
肯定誰符合仁?
1雍也第六/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6.7)
2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18.1)
3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14.16)
4 子貢曰:「管仲非仁者與?桓公殺公子糾,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14.17)
▓子罕第九/子罕言,利,與命,與仁。(9.1)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13.27)
2024年10月15日 星期二
西遊記
西遊記
人生如戲·但看先哲這篇《修行即是一部西遊記》:
西遊記演角色扮演,意馬馳騁八識馳衍;不是別人皆自導演,識轉智慧安然無間;過程曲折阻礙難前·意馬牢拴駕馭恆遠;
精采好戲不斷上演,心猿鬧弄緊箍念咒;人生何嘗不是演戲,
心中默念五字真言;修道亦是橫逆考驗·日久功純止息妄念;
西天取經一心向前,心猿收伏神通現前;無有回頭勇往直前,
性要悟空迴心返觀;西行自導勿要迷偏·妖魔鬼怪自心魔念;
何處西天近在眼前,漏盡通達安然西天;方寸迴光淨息妄念,
若要悟能慾要能遣;轉瞬之間西天便現,殺盜淫妄酒癡瞋貪;
經藏玄奧取何經篇·八戒伏妄不擾性遷;無字真經人各寶典,
沙僧悟淨意要淨潛;萬法含藏性中無限·五者同心西天目前;
唐僧三藏何人扮演,一步直超自佛拜見;自性真人清淨無愆,
自取心經證道品蓮。
2024年10月2日 星期三
修行行誼
修行行誼
修行者有肚量,兼容並蓄;
修行者守禮節,易俗移風;
修行者常微笑,廣結善緣;
修行者存誠意,感化大眾;
修行者顯才藝,造福人群;
修行者心謙和,色溫辭婉;
修行者獻愛心,溫暖人間;
修行者用智慧,圓融十方;
修行者捨財富,襄義助貧;
修行者正言語,化惡為善。
修行實相
修行實相
叩拜,不是彎下身體,而是放下傲慢;
念佛,不是聲音數目,而是清涼心地;
合掌,不是併攏雙手,而是恭敬萬有;
禪定,不是長坐不起,而是心外無物;
歡喜,不是顏面和樂,而是心境舒展;
清修,不是摒棄慾望,而是心地無私;
佈施,不是毫無保留,而是愛心分享;
信佛,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踐行無我。
调心之法
调心之法
要把複雜心化為簡單心
要把怨恨心化為感恩心
要把是非心化為論道心
要把嘲諷心化為協助心
要把毀謗心化為護持心
要把忌妒心化為謙和心
要把煩惱心化為菩提心
要把懈怠心化為精進心
要把慳貪心化為喜捨心
要把虛偽心化為真誠心
訂閱:
文章 (Atom)
多言數窮?多聞數窮?
多言數窮?多聞數窮?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王弼本: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帛書甲本:多聞數窮 不若守於中 帛書乙本:多聞數窮 不若守於中 *** 傅奕本...
-
彌勒真經-嬰兒姹女常持念-略探「嬰兒」之意 對於身心健康,除了保持簡樸以外老子還主張「歸真」,希望人們的心性都能回復到其最初始的真性狀態。那麼人的最初始真性狀態是什麼呢?就是「嬰兒 狀態」。人類嬰兒時期無任何心機,全憑生理自然真性運作,所以老子認為嬰兒 是最接近「道」性的。因...
-
一杯茶湯的管理——司茶人 “一杯茶湯的管理”,短短一句話,但卻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技術體系、藝術體系、美學體系,終始本末,缺一不可。茶事中,人是其主體,茶是其客體。人與茶的每一次相遇,共同創造的皆是美好茶湯之作品。 行茶,首先需要的是一個茶空間,一方...
-
潘華齡道長超拔的氣天仙 比干、黃飛虎、秦紘、左光斗、史可法。 比干 比干是商王 文丁 ( 太丁 )之子, 帝乙 之弟,帝辛( 紂王 )的叔父,官 少師 ( 丞相 ) 。生於殷帝乙丙子之七祀。一生忠君愛國倡導「民本清議,士志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