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札記
水田茶語 Line ID:qaz621022 0919-685435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教育
寵出來的孩子 危險
捧出來的孩子 霸道
慣出來的孩子 任性
嬌出來的孩子 脆弱
打出來的孩子 叛逆
罵出來的孩子 糊塗
逼出來的孩子 出格
磨出來的孩子 堅強
苦出來的孩子 懂事
闖出來的孩子 獨立
摶出來的孩子 成功
2024年7月12日 星期五
三教談一
三教談一
壹、前言:
一、三教經典給我們做證明
二、中一的傳承
1、伏羲一劃開天
2、堯舜禹傳承: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貳、儒家
儒家論語
一、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二、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三、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四、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5.9)
五、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六、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6.3)
七、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八、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儒家中庸
一、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二、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三、子曰:“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四、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儒家大學
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二、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三、《康誥》曰:「克明德。」《太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參、佛家
佛家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家金剛經
一、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
二、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
三、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 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
四、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肆、道家
道家道德經
一、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二、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三、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四、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五、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六、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人得一則聖。
伍、結語
一、三教合一
佛家:萬法歸一 明心見性/達摩西來一字無 全憑心意用功夫
道家:抱元守一 修心煉性/要想成佛勤禮拜
儒家:執中貫一 存心養性/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
二、生死輪迴的原因-失一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三、志於道 首重迴光返照
2024年6月17日 星期一
論語--曾子語錄彙整
論語--曾子語錄彙整
◎學而篇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泰伯篇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泰伯篇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泰伯篇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泰伯篇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泰伯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顏淵篇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子張篇 曾子曰:「堂堂乎張也,難與並為仁矣。」
◎子張篇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親喪乎!」
◎子張篇 曾子曰:「吾聞諸夫子:孟莊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是難能也。」
從一杯茶看《道德經》若水章
從一杯茶看《道德經》若水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道、佛性;茶壺為玄關,發揮至善之用。善利不爭利,無住相之佈施。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始:茶壺上善若水利萬物 終:水方集茶渣廢水位惡低下
居善地:壺置玄關,里仁為美,守中不移,素位而行,拳拳服膺,止於至善。
心善淵
→茶壺:淵能孕育萬物,壺中天地,化育聖葉,散發芬芳。
→水方:淵能容物,百川匯聚,藏汙納垢,沉澱澄清,無私無我。
與善仁→茶壺玄關,至善寶地,里仁為美,公道佈茶,仁心利人。
言善信
茶器之信:素位而行 各盡爾職 各了各愿 信守愿力
茶德誠信:內心至誠 公道佈茶 一視同仁 誠信待人
茶之信愿:飲之醒神 提振道志 愿心愿力 助人信心
政善治
→成全結緣 因材施教 有教無類 應機說法
→泡茶要素:時間、溫度、茶量、對象
→茶倉:聲色以化民,末也。
事善能
→茶器茶葉 各俱功能 遇善相助 遇事相辦
→辦事人才 君子不器 砍材插秧 樣樣皆能
動善時:何時沖泡 何時出湯 一機一動 恰時恰機
夫唯不爭,故無尤。
茶善利眾生,無相佈施,任評任議,為而不爭,無怨無尤。
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茶的六度波羅蜜
茶的六度波羅蜜
遇水捨己,奉獻施飲,公心一片,是為佈施波羅蜜。
棉紙包覆,拒絕外染,含光混俗,是為持戒波羅蜜。
蒸曬揉捻,擠壓發酵,任評任議,是為忍辱波羅蜜。
日益轉化,溫潤陳香,自化苦澀, 是為精進波羅蜜。
外施離相,內則溫養,動靜皆宜,是為禪定波羅蜜。
內則度己,外則濟世,內聖外王,是為智慧波羅蜜。
2024年5月15日 星期三
茶樹吸取了宇宙的能量與大地的能量
茶樹吸取了宇宙的能量與大地的能量
將茶葉在水裡泡開
宇宙及大地的能量便溶出在這一杯茶水裡
一葉一菩提
泡開茶樹的葉子
將茶葉化為能量水
品嘗祂
一品感受身體的氣動
再品感受心情的降伏
三品感受靈性的昇華
一杯能量水
成就身心靈的自在~
早安20240516 07:35
https://kuoleang94.blogspot.com/2024/04/2024-715.html
2024年5月5日 星期日
有遠見者 看未來而不看眼前
有遠見者 看未來而不看眼前
有報負者 積德業而不積盛名
有作為者 看千秋而不看一時
有宏願者 為大眾而不為自己
有智慧者 談結果而不談過程
有雅量者 為大局而不計恩怨
有氣度者 講大義而不享福澤
有才華者 養識見而不忘自省
有豪情者 能瀟灑而不入世俗
有理想者 納江河而不拒涓流
訂閱:
文章 (Atom)
教育
寵出來的孩子 危險 捧出來的孩子 霸道 慣出來的孩子 任性 嬌出來的孩子 脆弱 打出來的孩子 叛逆 罵出來的孩子 糊塗 逼出來的孩子 出格 磨出來的孩子 堅強 苦出來的孩子 懂事 闖出來的孩子 獨立 摶出來的孩子 成功
-
一杯茶湯的管理——司茶人 “一杯茶湯的管理”,短短一句話,但卻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技術體系、藝術體系、美學體系,終始本末,缺一不可。茶事中,人是其主體,茶是其客體。人與茶的每一次相遇,共同創造的皆是美好茶湯之作品。 行茶,首先需要的是一個茶空間,一方...
-
彌勒真經-嬰兒姹女常持念-略探「嬰兒」之意 對於身心健康,除了保持簡樸以外老子還主張「歸真」,希望人們的心性都能回復到其最初始的真性狀態。那麼人的最初始真性狀態是什麼呢?就是「嬰兒 狀態」。人類嬰兒時期無任何心機,全憑生理自然真性運作,所以老子認為嬰兒 是最接近「道」性的。因...
-
◎如何在家修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 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