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本性從何而來?找回自己

本性從何而來?找回自己 阿幾米德說:「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舉起整個地球」;我們為了活命,為了活出自己的光彩,也需要一個定點。找出這個定點,就可以安立自己的重心,避開茫然的困境,並以靜謐而沉穩的心情去了解一切、接受一切並欣賞一切。這個定點就是希望的原點,而希望的原點就是「恢復敏感易覺的心,回歸真誠的自我」。然而這個敏感易覺的心、這個真誠的自我又是什麼呢?當我們想知道我是誰?就必須先認識自己,而要認識自己就必須從自己的來源先瞭解。 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經‧大雅‧烝民》)。 上天降生了人民,並給予形象和一定依循的道理;而人民的本性,是愛好美好德性的。這是 3000 年前詩經中的一首詩,這首詩說明了上天給我們 類之初的那顆心,是良善的,是好德的。 人類之初的那顆心是良善的不只出現在儒家思想中,在聖經創世記 1:27 也有記載:「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上 帝的形象是什麼呢?聖潔、公義、有智慧、有自由意志、愛、能做主、具行動力等等…,這些都是屬於善的象徵,所以人性在基督宗教上,一開始也是善的。 而《中庸》一開始也明白指出:「天命之謂性」;這實際上回答了天是宇宙生命的本源,而「性」是由天所賦予人的本質的東西,是人之生命所具有的天生資質,是自然的、是天賦的,也是先驗的。所以「性」秉承了「命」 的本真與至善。且《大學‧首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大學》開宗明義就提出一個人的學習三綱領,是從與自己內心的修練,經過人群的淬煉,才能進而達到人的身心靈一個完善平衡。 明德是什麼?以朱熹的說法是: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朱熹認為明德指的就是心,而這個心是由上天所賦予的,因此心與天同,天是清明的、是不昧的,所以心也是清明的、是不昧的;心因為清明不昧, 所以能够具眾理而應萬事,也就是說,可以學習任何的事物,並能對所應的事物而提出相對應的方法。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首章》) 《中庸》開宗明義也提到人的性是由天而來。人之性即是天之性,因此人性就是天性。王陽明也在他所著的《尊經閣記》中有這樣 的一段話: 經,常道也。其在於天,謂之命;其賦於人,謂之性。其主於身,謂 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通人物,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 無有乎弗具,無有乎弗同,無有乎或變者也,是常道也。《大學》和《中庸》在一開始時,都提出了實踐生命哲學的基礎。《大學》 講:「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中庸》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都是在講修身,都是在講實踐之道,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做人,當然以人性為基礎,人性來自於天命,而人生本體就是明德。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身曰心,天命,人性,人心,其實是一非二, 只是在層次上有所分別,所以彰顯善性,弘揚天道,都還是要落實修養身心。在中國的偉大思想家,都把天命、人性及心看成是相同的意思,只是在不同的階段有著不同的表現;所以心或性都同時的擁有和天相同的能力,這個能力,每一個人都一樣,不因達官顯貴或販夫走卒而有所不同;不僅不會有所不同,而且也不因地域的不同而異,他是充塞在整個天地之間,也穿梭是時空之中,不因時間不同而有所更迭,他是不變的,因為他自天而來。這就是為什麼,孔子會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命就不知性,不知性就不知心,因此就無法「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但是德本是明的,為何還需要去明明德呢?這就如同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快樂的生活,久了總會有所心思,因此才會接受蛇的誘惑,而不聽從神的旨意去吃那善惡果。 所以,一個人的學習開始,應先明白自己的清明本性,認識自己的本性是善良的,是敏感易覺的,是真誠的;但因為生存在這個世上,受到環境及人為的影響,因此蒙蔽了自己,久而久之,人心不再敏感易覺,對人也不再真誠,所以《大學》首章及《中庸》首章才會一開始就指出我們的自性或天命都是由天而來,肯定自己和天是一樣的清明,一樣的善良。也因此我們有 了一個真正去落實自我價值的方向-要我們去明白、去顯明,這個人之初時 所擁有的清明本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有遠見者 看未來而不看眼前

有遠見者 看未來而不看眼前 有報負者 積德業而不積盛名 有作為者 看千秋而不看一時 有宏願者 為大眾而不為自己 有智慧者 談結果而不談過程 有雅量者 為大局而不計恩怨 有氣度者 講大義而不享福澤 有才華者 養識見而不忘自省 有豪情者 能瀟灑而不入世俗 有理想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