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道德經「母」字探討
道德經「母」字探討
「母」在《老子》中是經常出現的,如:「有名,萬物之母」(1 章)、「我 獨異於人,而貴食母」(20 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25 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52 章)、「有國之母」(59 章),……這些豐富的篇章都足以證明老子以道作為天下萬物之「能生的根源」,道乃類似於母親孕育萬物之根源特性。「母」之慈愛與包容亦可象徵道之涵攝萬物之存在。道的作用彷彿母親的懷抱,是如此的慈愛,就連鬼神與聖人都「兩不相傷」地包容於其中,「道蒞天下」 (60 章),亦萬物之和諧與寧靜也。道對天地萬物,就如同母親對待其子女一樣,是毫無偏私的奉獻,是不求任何回報的。是無我無私的真摯關懷,是無怨無恨的。唯有秉持如此的「萬物之母」的慈愛襟懷,體道者方能做到「以百姓心為心」(49 章),「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將人民 百姓視為子女般(「孩之」)的呵護與養育。
由此揣測推知,宗教神佛聖號,許多皆有母字,乃是為了表示慈愛眾生及其聖號亦表示其德行接近道之本懷。如道教之瑤池金母、天上聖母;天主教聖母瑪利亞、一貫道之老母娘。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砥礪自我
敢於發問 問出智慧 長於聽聞 聞出玄機 善於溝通 談出共識 勇於思考 想出創意 受於鍛鍊 磨出實力 精於分析 理出頭緒 安於靜思 方能通透
-
◎如何在家修 師言。善知識。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但心清淨。即是自性西方。韋公又問。在家如何修行。願為教授。師言。吾與大眾說無相頌。但依此修。常與吾同處無別。若不 依此修。剃髮出家。於道何益。 頌曰 心平何勞持戒 行直何用修...
-
南海古佛慈訓 : 淨化自身之業識 須靠五力! 1功德力,從行三施當中建立而來『功德力』可以扭轉,淨化爾等,不淨業識之作用。 2愿力,從爾等發心、誠心、慈悲當中得來『愿力』可保全你們的『色身』還有修道慧命,及促進色身去『行修辦道』行功了愿之作用。 3定力,從持戒,遵守一貫佛規禮節制...
-
信受奉行金剛經 可得福德功德? 相關經文彙整 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 聞是章 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 是無量福德。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 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