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時辰與生理~申時體內津液迴圈
水田
在古代,古人將一天分成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裡包含著古人對天時、地利、人事的智慧解讀,指導著子孫後代過好每一刻當下。自漢代以來,古人為每個時辰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夜半、雞鳴、平旦......讀起來口齒生香。
夜半,是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此時夜已深,千家萬戶早已經入眠。
但在一千多年前,落榜的張繼怎麼也睡不著,寒山寺的鐘聲響起,重重地撞入他心坎裡,撞出超越時空的永恆詩句: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子時(23:00-01:00)
如果你沒有張繼的詩情,還是早點入睡吧。夜半是一天中極陰的時候,宜入睡保養身體。“子時睡得足,黑眼圈不露”,凡在子時前入睡,晨醒後頭腦清新,氣色紅潤。
王安石《登飛來峰》裡寫道:“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雞鳴之時,天色由暗漸明,萬物由昏昏開始變得清明,曙光初現,雄雞啼鳴不已。
丑時(01:00-03:00)
丑時肝經當令,《黃帝內經》載:“人臥則血歸於肝”,此時應熟睡養肝,讓肝血推陳出新,順利排毒藏血。丑時未入睡,則面色青灰,情緒怠慢浮躁,易生肝病。
寅時(03:00-05:00)
平旦,即現在所說的黎明之時。太陽露出地平線,天剛濛濛亮,萬物開始蠢蠢欲動,熬過了最黑的夜,終於迎來了光明與希望。
中醫認為:“寅時睡得熟,面紅精氣足”,此時肺經最旺,睡得越熟越好,這樣才能保證氣血平均分配。寅時睡得好的人面色都會紅潤有光澤,精神也特別飽滿。
卯時(05:00-07:00)
日出,太陽從東方升起,陽光照耀大地,萬物生機勃勃。古人都是“日出而作”,古代朝廷這時也開始上班查點人數,稱為“點卯”。
“卯時大腸蠕,排毒渣滓出”,此時宜披衣起床,起床後喝杯溫開水,清腸胃,排毒素,開始美好的一天。
辰時(07:00-09:00)
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的時間。辰時,相傳也是古代神話中群龍行雨的時候。
辰時胃經當令,“辰時吃早餐,營養身體安”,在這段時間吃早餐最易消化,吸收也最好。宜吃溫和養胃的早餐,如稀粥、雞蛋、牛奶等,忌吃燥熱的食物。
巳時(09:00-11:00)
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人們精神飽滿地進入一天的工作。古人認為蛇在這時候隱蔽在草叢中,因而也稱為“巳時”。
巳時脾經當令,脾是主運化的,早上吃的食物在這個時候開始消化。“巳時脾經旺,造血身體壯”,此時宜活動一下身子,促進血液迴圈,幫助腸胃消化,忌久坐不動。
午時(11:00-13:00)
太陽已經運行到中天,陽光最猛烈,這時陽氣達到極限。
古時候,午時是集市交易的時間,“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還有“午時三刻問斬”的說法。
午時心經當令,“午時一小憩,安神養精氣”,午時能小睡片刻,有助於養心,使下午至晚上精力充沛。
未時(13:00-15:00)
日昳又名日跌。日晷,太陽過了中天偏斜向西邊,人們從午睡的混沌中清醒過來,精神飽滿地投入下午的工作。
未時小腸經當令,“未時分清濁,飲水能降火”,此時宜多喝水、喝茶,有利於小腸排毒降火。
申時(15:00-17:00)
古人一天只吃兩頓飯,“晡時”是第二頓飯的進餐時間。猴子喜歡在這時候啼叫,是為“申時”。
申時膀胱經當令,“申時津液足,養陰身體舒”,此時宜運動,有助於體內津液迴圈。
一千多年前,杜甫也會在這時散步,他在《徐步》中寫道:“整履步青蕪,荒庭日欲晡”。
酉時(17:00-19:00)
日入,夕陽西下,古人這時候停止勞作,回家休息。
古人認為最美好的生活方式,便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酉時腎經當令,腎在酉時進入貯養精華的階段。“酉時腎藏精,納華元氣清”,此時宜放鬆身心,忌大量喝水和劇烈運動。
戌時(19:00-21:00)
黃昏,夕陽沉沒,萬物朦朧,天地昏黃。這是一天中最美麗的時刻,青年男女常常在此時幽會,古詩雲:“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戌時心包經當令,“戌時護心臟,減壓心舒暢”,此時宜保持心情舒暢,可看書、聽音樂、練太極......
亥時(21:00-23:00)
人定,是十二時辰的最末一個時辰,《孔雀東南飛》中有“奄奄黃昏後,寂寂人定初”的詩句。此時夜已深,人們已經停止活動,安歇入睡了。
亥時三焦經當令,“亥時百脈通,養身養嬌容”,此時宜睡眠,讓身體和靈魂都沉浸在溫暖的睡夢中,百脈可得到最好的休息,對身體和美容十分有益。
一時有一時的生息,生生不息的時辰裡,是祖先在指引著我們:
順天時而動,相地利而為。如此才能融人於天地之中,調和陰陽,過好每一個當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