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4日 星期日

「無」的生命

「無」的生命 《道德經》中所提到的修養工夫,以「無」 和同樣做為否定詞用的「不」、「去」、「絕」、「棄」等字眼出現最 多,如:無為、無私、無知、無身、無欲、無執、無事、無常心、不 仁、不爭、不盈、不德、不欲、不積、不為、不學、不自見、不自伐、 不自矜、不敢為、不責於人、不自為主、不自為大、不敢以取強、去 甚、去奢、去泰、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學無憂……等。 《金剛經》中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可看出到家與佛家所談圓滿的人格型態,皆有共通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慈妙菩薩人生故事

慈妙菩薩人生故事 慈妙菩薩在世是一位在台灣道親,求道有30年了,她不是點傳師,不是講師,不是辦事人員,不是壇主,但她有立清口愿,她真實信任這個道的寶貴,她對道信仰誠心誠意。 從求道以後,她每天早上4點30分走路去天妙佛堂(寶光建德),路程經過山路大概 1.5小時,她每天就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