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4日 星期二

無住~六祖惠能大師的「無住生活」

無住~六祖惠能大師的「無住生活」 根據《壇經》〈行由品〉,惠能大師承受衣缽後,到了曹溪,又被惡人尋逐,為了避難,他隱遯於獵人隊中,過著與獵人為伍的生活。他時常隨宜為獵人說法,獵人則令他看守羅網,每當他看見禽獸落網時,便將牠們統統放生。到了吃飯的時候,便以菜蔬寄煮在肉鍋中,但只吃肉邊菜。這樣的生活,惠能大師隨緣安住了十五年。一天,當他思惟出世弘法的時機因緣已經成熟了,便毫無眷戀地走出隱居的生活,而到廣州弘法利生。六祖的「隨緣不變的利他濟世」體現於他能夠隨順環境的各觀條件生活,在調適自己與融入獵人生活時卻不失去自己的原則,不忘卻自己的慈心悲願。 《六祖壇經講話》亦詮釋到,惠能大師不論身處寒暑冷暖、榮辱苦樂、貧富得失、是非人我中,都能保有一份「隨所住處恆安樂」的曠達和寧靜。這種隨緣不變的「無住生活」,也充分地流露出禪者人間化的性格,不但破除一般人對於禪法神奇玄妙的迷思,而且可以成為現代人實踐「無住生活」的啟示。雖然對於一位已經開悟,洞達「無住境界」的悟者而言,這個過程是通達無礙、心裡沒有掙扎的;面對整個經濟大環境普遍不理想的現在環境,六祖惠能大師的「無住生活」,其心境是我們當代人可以培養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多言數窮?多聞數窮?

多言數窮?多聞數窮?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王弼本: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帛書甲本:多聞數窮 不若守於中 帛書乙本:多聞數窮 不若守於中 *** 傅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