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0日 星期一
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
茶氣體驗-雲南易武茶區300年古樹茶
茶氣體驗
茶品:雲南易武茶區300年古樹茶
說明:
一、品茶,三口乃三官能身心靈之感受,茶氣在身體的流竄?茶氣沉澱您的心?激昂您的心?茶氣讓您通仙靈?常保靈感充沛?
二、三官大帝慈悲註
1、身的感受:觀照在身體的流竄,明白茶氣所走經絡,將來結合經絡學,進一步將茶用於茶療,幫助自己幫助眾生。
2、心的感受:茶氣讓您心情低沉?心情高昂?志氣充滿?置身高崖?---明白每一款茶造成的心情志氣,幫助自己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
3、靈的感受: 一碗喉吻潤, 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 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
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 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幫助修道者感而遂通、靈感充沛,自性清虛,常保與仙佛相通應心。
茶氣身體感受
□1、腹部發熱□2、胸部發熱□3、肩膀發熱□4、臉部發熱
□5、額頭發熱□6、腹部,胸部,背部,額頭出汗□7、打嗝
□5、額頭發熱□6、腹部,胸部,背部,額頭出汗□7、打嗝
□8、其它(
)
一人得神自聽經 自說法
一人得神 二人得趣 三人得味
如果這個時代沒有書 沒有網路 沒有前賢可問
接到的課程主題 是否可單純用您的生命來闡述呢
或者直接問天
茶
天地間的靈物 串起每個人與天地間的橋樑
得授性理真傳 有幾分發自內心而言而作
找到一款適合您的茶 一邊喝 一邊讓茶沉澱您的心情
心情沉澱了 萬慮俱寂
您的靈感 您內在真實的聲音就出來了
體驗看看 自己喝茶聽音樂 一邊拿起紙筆
將您當下的自性流露 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流露出什麼 就寫下什麼~~~
一人得神自聽經 自說法
內在的聲音:
訂閱:
文章 (Atom)
多言數窮?多聞數窮?
多言數窮?多聞數窮?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 王弼本: 多言數窮 不如守中 帛書甲本:多聞數窮 不若守於中 帛書乙本:多聞數窮 不若守於中 *** 傅奕本...
-
彌勒真經-嬰兒姹女常持念-略探「嬰兒」之意 對於身心健康,除了保持簡樸以外老子還主張「歸真」,希望人們的心性都能回復到其最初始的真性狀態。那麼人的最初始真性狀態是什麼呢?就是「嬰兒 狀態」。人類嬰兒時期無任何心機,全憑生理自然真性運作,所以老子認為嬰兒 是最接近「道」性的。因...
-
一杯茶湯的管理——司茶人 “一杯茶湯的管理”,短短一句話,但卻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技術體系、藝術體系、美學體系,終始本末,缺一不可。茶事中,人是其主體,茶是其客體。人與茶的每一次相遇,共同創造的皆是美好茶湯之作品。 行茶,首先需要的是一個茶空間,一方...
-
生死齊一 《莊子》認為生與死的分別,同樣也是成心的分別,故《莊子‧齊物論》思想,亦表現在生死齊平的探討中,本節以下將對此做探討,以釐清《莊子》書中生死齊一的思想。世人皆是悅生而惡死,《莊子》認為此亦是成心的執迷,〈齊物論〉言:予惡乎知說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